首页 资讯 正文

一个彩椒专业村背后的“山东密码”

体育正文 240 0

一个彩椒专业村背后的“山东密码”

一个彩椒专业村背后的“山东密码”
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陈晨 岳致呈(chéng) 寿光报道 拥有2000多人的寿光东斟灌村,近几年吸引(xīyǐn)了(le)200多名青年(qīngnián)人才回乡创业,争当“新农人”。吸引这些年轻人回来的,正是村里蓬勃发展的彩椒产业。 寿光素有“蔬菜之乡”之称的美誉,当地立足蔬菜优势产业(yōushìchǎnyè),从“一村一品”到“一品一区域”,用(yòng)一颗一颗的蔬菜串起一个个产业集群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,作为农业大(dà)省,山东已成功打造出寿光蔬菜、沿黄肉牛等8大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。未来(wèilái),在政策和(hé)资金的支持下,山东计划打造更多十亿级、百亿级的农业产业链,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。 一颗彩椒带动蔬菜(shūcài)产业化道路 “95后”小伙许多(xǔduō)曾是山东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(de)学生。大学毕业时,许多作出一个并不被(bèi)人看好的决定:用父亲给他准备的60多万婚房钱投身农业。2020年,这个城里娃(wá)带上这笔钱来到了寿光东斟灌村,买下了人生第一个300米长的蔬菜大棚。 像许多这样回村返乡(fǎnxiāng)的“新农人”,在东斟灌村有200多人。这些有技术、有梦想(mèngxiǎng)的年轻人为什么纷纷选择了东斟灌村?许多坦言,他看中的正是这里成熟的彩椒(cǎijiāo)产业。 东斟灌村曾是(shì)一个地理偏僻、资源较少、工业薄弱的典型农业村。1998年,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带领 5 名党员先行试种五彩椒(jiāo)成功,从此打开了彩椒产业的大门。后来村里成立了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、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资金(zījīn)互助合作社,先后帮助(bāngzhù)农户解决了菜商压级压价(yājià)问题、发展蔬菜大棚缺地问题以及大棚种植资金短缺问题。 通过“三社融合”,东斟灌村逐一解开了(le) “三农” 难题,彩椒产业越做越大,品牌也越叫越响,更是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(fùzhì)、推广、示范、带动的蔬菜产业化道路(dàolù)。 在种苗供应方面,以许多为代表的“新农人”,开发了 “找(zhǎo)种苗”平台小程序,搭建起了农户(nónghù)与苗厂之间的桥梁;在种植环节,现代化的大棚设施已成(yǐchéng)标配,新建大棚中(zhōng),数字温控、智能雾化、水肥一体等物(děngwù)联网管理技术应用率已达 90%,助力新一代菜农轻松、精准种菜;在销售端,年轻人带动着农户利用短视频、直播等电商(diànshāng)手段,拓宽了彩椒的销售渠道。 如今,东斟灌村以彩椒种植为核心(héxīn),产业链(chǎnyèliàn)不断向上下游延伸(yánshēn)。目前,周边20多个村的斟灌彩椒种植面积达到 2 万亩,年交易量超过 6 万吨,交易额超过 3.6 亿元。 一棵蔬菜“链”起一个(yígè)产业集群 与东斟灌村同属洛城街道的康家尧(kāngjiāyáo)水村,近年来对多个(duōgè)老旧蔬菜大棚进行了升级改造,将原本零散的单个大棚连成片,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(rìguāngwēnshì)大棚。这是洛城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的重点项目之一。。 产业园区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(fāzhǎn)的(de)重要载体(zàitǐ)。洛城(luòchéng)街道打造的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项目和正在建设(jiànshè)的洛城高端农品流通产业园,将涵盖高端种植、包装分拣、仓储物流、产品研发等多(duō)链条产业,“既扩大了产业经营规模,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。”洛城高端农品流通产业园党支部书记马文斌介绍,同时还会在产业园内打造电商直播、预制菜加工、农业文旅等板块(bǎnkuài),多样化拓宽销售渠道,实现农产品种植与市场“无缝对接”。 产业规模上去了,如何让(ràng)优质蔬菜卖得更好(gènghǎo)、走得更远?近年来,洛城街道搭上“农村电商”快车,把“线下菜篮”变成“线上菜篮”。马文斌预计,产业园建成投用后,年可完成(wánchéng)蔬菜交易量0.9亿公斤,实现年蔬菜交易额(jiāoyìé)3.6亿元、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。 在洛城街道(jiēdào),一棵蔬菜“链”起一个产业集群的现象比比皆是。目前,当地已注册商标134个,认证绿色食品面积8740亩,打造名特优新区域性品牌(pǐnpái)2个,通过粤港澳(yuègǎngào)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基地认证合作社23家,获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54个,多个产业园协同发展,形成了结构合理、链条完整、功能(gōngnéng)互补的优势高端(gāoduān)蔬菜产业集群,为乡村振兴(zhènxīng)注入新动能。 从一个村到一个街道再到一个县市,东斟灌村和(hé)洛城街道的特色农业产业(nóngyèchǎnyè)集群,正是整个寿光蔬菜产业的缩影。 2020年,寿光蔬菜(shūcài)产业集群被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。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寿光以(yǐ)产业为核心(héxīn),围绕全要素、全产业链创新探索,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菜,从一棵菜到一桌美食,从一座蔬菜大棚到一座“蔬菜工厂”,将蔬菜这一(zhèyī)传统产业,培育发展成现代化的高效产业链。 一个省份“链(liàn)”就8大国家优势集群 产业(chǎnyè)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,而特色是产业发展的核心。山东是农业(nóngyè)大省,素有“全国农业看山东”之说。近年来,山东将产业振兴作为推动“五大振兴”的重要内容。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于永德曾介绍,山东已成功打造出(dǎzàochū)寿光蔬菜(shūcài)、沿黄肉牛等8大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(jíqún)。 在山东,特色农业已成规模。除8个(gè)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(chǎnyè)集群外,山东还创建(chuàngjiàn)了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,产业强镇111个,数量均居全国前列。 作为农业大省,山东的农产品品类丰、品质优、口碑好,不仅每个(měigè)区域都有特色产业,还建立了地方(dìfāng)特色产业目录,编制了枣庄石榴、黄河故道(gùdào)桑黄、乳山牡蛎等26个特色产业规划。 每个产业(chǎnyè),都有支撑(zhīchēng)链条。于永德表示,省级首批确定了(le)14个产业链,每个给予5000万元至2亿元真(zhēn)金白银的支持。此外在每个链条上,都设置了重点项目,“搭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,每年拿出至少2亿元支持40个以上产业项目。” 去年,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会同山东省财政厅,启动了优势特色(tèsè)农业全产业链(chǎnyèliàn)提质增效(zēngxiào)试点(shìdiǎn)项目。经过申报、评审,确定了枣庄石榴、黄河三角洲对虾、潍坊蔬菜、德州玉米、临沂生猪等14个第一批试点项目。比如,在支持枣庄石榴产业发展上,围绕石榴全产业链试点重点谋划了10个项目,利用设施改变局域环境气候从而避免石榴的冻害问题,实施(shíshī)石榴精深(jīngshēn)提取物及功效(gōngxiào)产品研发等5个项目,提升产业链附加值。 于永德介绍,全省的14个试点项目共投入财政资金6亿多元,带动社会和(hé)金融投入25亿多元,预计(yùjì)年产值增加过百亿元。 未来(wèilái),山东计划用(yòng)3年时间,打造一批年产值超过50亿元(yìyuán)(种植业)和100亿元(畜禽、渔业)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,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。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(qílǔ)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(quánshěng)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一个彩椒专业村背后的“山东密码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